一九一一年冬季,国外留学归来和外地来文登的革命党人,联合文登地方的革命志士酝酿发动了响应武昌起义,推翻满清地方政府的辛亥革命,在山东人民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一九一一年十一月,在济同盟会员响应武昌起义,发动联络省咨议局议员及军、学各界人士连续开会,向当时的山东巡抚孙宝琦提出八条政治要求,由其代奏清廷;又决议取消省咨议局而组建山东独立联合会,以推动独立运动。孙迫于革命舆论及社会各界压力,玩弄两面派手法,一方面密奏清内阁及袁世凯获准,于十一月十三日宣布假独立,由巡抚而变为都督;另一方面却又把同情革命的驻鲁新军诱调北京,并撤掉力主独立的省府官员,密谋捕杀原新军第五师协统、副都督贾德懋及各界革命党人,镇压瓦解了在济同盟会的革命力量,孙遂于二十四日撕掉了假面具,宣布取消独立,并大肆镇压革命党人。
文登籍的丛禾生、丛琯珠等,当时在济是学界要人,同盟会员,又是省独立联合会成员,均在孙宝琦密谋迫害之列,遂先后由济东返,经烟台回到文登,以图再举。
在济南发起独立运动的同时,烟台的同盟会北方支部成员徐镜心、谢洪涛、邱丕振、李凤梧等已发动了武装起义,并成立了革命军政府。
丛琯珠与徐、谢、邱等皆系留日同乡或同学,结交甚密,回烟台后便与他们取得了联系。同时又联络原省咨议局议员,文登籍同盟会员,在烟台军政府内供职的留日学生于春暄。丛琯珠先行回文登做若干准备工作,至十一月底即形成了以丛琯珠、林基逵、李文澜、毕仲海、丛琦珠等为首的领导核心。接着,发动组织商学各界人士,于辛亥年夏历十二月一日起事,一举成功,驱除了清王朝最后一个县令岳宝树,成立了文登革命军分政府。分政府建立后,由丛琯珠任民政长,林基逵任审判厅长,并广泛吸收各界人士,实行民主治理,如公布库余,清理积案,持平诉讼,扩建新学,提倡工商,赈济饥民等。半月左右,诸端均见头绪,市面稳定,民生井然。同时,组织学生军百余人由丛环珠、宋子端率队,于十九日赴烟,拟参与北代。革命志士在这一系列活动中,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忘我精神。旧县衙内,几乎无库存可言,新政权成立后的一应活动经费,多靠捐赠,所以不少人是义务参政,无任何报酬可言。为了筹措北代学生军响,不少革命党人把家产全部卖掉。
革命政府的建立以及部分的民主政治的实行,触及或剥夺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,引起他们强烈的仇恨。他们在清旧官僚吕正思、王嘉禾等的策划下,以地主武装葛吕团练总局的名义散发传单,制造谣言,谓"城内之事,系孙文乱党所为…………清兵大举东进,已抵莱州,本邑若不除此辈,必有附逆连坐,洗县之祸,故遇有秃逆,杀勿赦"。这些谣言,使当时尚处于闭塞状态的封建农村为之大惊,各村竟形成联防,并按户出丁,不几日,啸聚万人以上,于二十一日包围了文城。
当时的军分政府几乎没有什么武装力量。学生军于十九日出城赴烟,行至廿里堡即与反动武装三千余人遭遇,因众寡悬殊,激战未几,便溃败星散。带队的丛环珠、宋子端等五人被捕送葛家。城内只有不过十余枝枪的警备队,抵搞能力太弱。丛琯珠以及曲前溪等临时负责人认为,乡民愚昧受骗,非仇敌 ,宜疏通,不宜加害。因此,一方面派人星夜赴烟求援,一方面又由林基逵、林钧宝叔侄二人出城交涉。 到烟台求援的刘维信走到城西北徒埠村即被捕杀,而出城交涉的林氏叔侄也双双被捕。
二十二日夜,丛琯珠、曲前溪、丛琦珠等一部分人开西城出走。在夜色中相互失散。丛琯珠在城西十五里胡家庄被杀害,尸体被焚毁。丛琦珠、曲前溪、孙俊卿等亦相继被捕,押回城内。二十三日团匪进城后,大肆捕杀革命党人。未出走的秘书李文澜、毕仲海等均遭逮捕。匪徒们以枪杀、刀砍、火焚、棒击等种种惨绝人寰的手段,杀害革命者。仅二十五日一天,即有林基逵、丛琦珠等二十一人在东门外河滩上遇难。
在这次反革命暴乱中死难的烈士尚有于春暄、张燧安、丛玳珠、李晏卿等,总计五十九人。年龄最小的宫姓男孩只有十四岁。丛琯珠、丛琦珠、丛环珠亲兄弟三人在日本留学多年,卓有造诣,满腔抱负、亦均壮烈牺牲。
惨案发生后,烟台革命军政府派人在威海与文登团匪代表谈判,令其解散。这时,清帝将逊位的消息传到文登,反动派自知大势已去,只得将城内团匪谴散。
以复辟为目的的反革命暴乱被平息后,为辛亥革命五十九烈士举行隆重追悼会,烈士遗属控拆了暴徒的罪行,将暴乱匪首碎尸祭英灵。